为2010年秋季英联邦运动会(Commonwealth Games)的召开,印度大兴土木建造的体育场馆如今大部分已破损失修,无人过问。当初,印度为它们的建成付出了巨大成本,甚至为修建它们而赶走了数千名贫民窟居民。印度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调集财力,挥金如土,好一派大国气势。
印度英联邦运动会设施建设项目,也是印度官商结合腐败的一个实例。这些腐败行为证实了:即公共基础设施通常只是印度政治主业的意外副产品,而主业就是做生意赚钱。在国家利益的名下,开展公共基础建设,让当权者从运转项目中收获了个人利益以后,迅速地将资金转入国外比如瑞士,或在海外购买豪宅。
当本国经济步入繁荣时,富有的印度政客们和少数神秘的印度富豪们摇身一变,成为投资者,把他们在国外“漂白”之后的钱,再以“外国”直接投资的形式带回印度国内。但他们投资的领域决不是施惠于民的项目,而是国际酒店、购物中心以及全球零售品牌,这样再次将印度国内的物价推高,通货膨胀之后的结果是普通百姓手中的货币贬值。
富豪的相似之处
中国富豪左右西方地产
中国在大规模基础建设和国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30年中,也造就了一批神秘的富官和富商,比如:薄熙来和徐明等。据媒体披露,这两人的行径带有普遍的中国官商合作特色,而且两人都在海外购置豪宅。
中国财富品质研究院近日发布的《中国豪宅报告》显示,经济成长减速、通膨压力日增,但境外购买豪宅热情不减。其中,别墅类豪宅将会是未来的投资热点。根据调研结果,中国富豪大部分具有境外购买房产的想法,比例高达67%,只有12%表示坚决不考虑在境外购买房产。
如果富豪真的都把资金转移到了海外,那么中国国内的无论如何是不会有如此高的通货膨胀,中国也不需要下这么大的力气还控制不了通货膨胀。流出去的资金等办完了该办的事,或者“漂白”之后,照样会再次流回去以外资的身份重新参与官商合作,这种合作是如此高效和有力,以致于我们看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中国和印度。
所以我们总能看到中国或印度的 “大买家”, 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出手不凡,完全不顾及西方国家的高税收,将地产收入囊中。其实中国的人均收入排名131位,印度更惨,人均收入排名不141位。
发表评论